立冬.芳療節氣養生

台灣進入了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接下來的氣溫也會下降,整體環境中的陽氣逐漸收藏、陰氣更盛,導致人體的陽氣閉藏、氣血趨向於裡、皮膚毛孔閉闔,人體的新陳代謝也處於相對緩慢的狀態。

一般來說,「秋收冬藏」冬天時我們要將身體的精氣能量收好,讓我們能好好地度過冬天外,「冬不藏精,春必病溫」,若冬天沒有收藏身體的精氣能量,到了春天就容易讓邪氣入侵而生病。

 

而冬天身體的溼氣因為皮膚毛孔的閉合無法有效排出,所以會經由腎及膀胱排出體外,無形中加重了腎臟的負擔,也最容易發生與腎有關的疾病,如:記憶力減退、掉髮、毛髮乾裂、腰膝酸軟等。因此冬天也要特別注意養腎。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立冬時我們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與芳療的配合,可以達到有效的養生方法吧:

 

 1. 補冬養腎 立冬當然要注意添加衣物做好保暖,也是台灣人冬令進補的開始,飲食上除了多吃熱量充足、溫熱的食物,增強抵禦寒冷的能力,也可透過黑色食物,如黑棗、黑木耳、黑豆等來養腎藏精。 芳療養護:可以使用黑胡椒、玫瑰天竺葵、快樂鼠尾草、黑雲杉精油調和成按摩油,塗抹在下腹與後腰,或是順著腎經與膀胱經輕柔緩慢按摩。

 

2. 補陽養筋 冬天日照較短,人體陽氣較易不足,可以趁著有太陽的時間,到戶外曬曬太陽、補充陽氣;尤其曬曬後背,可以幫助暢通全身經絡。冬季會讓肌肉與筋膜收引,容易讓肌肉、關節的舊傷復發,平時可做瑜珈、伸展拉筋及泡腳等,透過溫和運動伸展筋骨,搭配泡腳來促進末梢血液循環、帶動身體氣血,來舒緩身體不適,晚上也更好入睡。 芳療養護:在白天時,可以將生薑、佛手柑、黑胡椒、乳香精油,調和成按摩油,出門前抹在頸部,尤其大椎處,可以透過精油避免寒邪入侵,如果真的有寒氣入侵時,可以將此配方塗抹在大椎處,並使用吹風機吹熱大椎處,就可以排除身體寒氣。亦可用此配方塗抹在腳上搭配泡腳,達到舒筋活血的效果。

 

3. 養精蓄銳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冬天人體為了保持體溫,基礎代謝率提升,能量消耗更快。而睡眠是養精蓄銳、睡眠是收藏、吸收能量的過程,因此冬季多睡是有益處的!讓身體順應日出日落的時間早點入睡,太陽出來後再起床。清晨出門時也要特別注意保暖,以避免寒邪侵襲身體,反而傷了精氣。 芳療養護:可使用真正薰衣草、岩蘭草、甜橙、甜馬鬱蘭等配方塗抹在胸口、肩頸、內關穴等位置,當然也可以做全身按摩與泡腳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