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芳療節氣養生

24節氣中的「大雪」,所謂「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台灣雖不像北方氣候大雪紛飛,但天氣轉為寒冷,體感溫度明顯下降,這時,養生的重點就是「避免風寒邪氣的侵入,且需多保暖!」

 

大雪養生的重點應「不傷陽氣」、「不損陰津」、「去寒就溫」,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如何透過日常注意事項與精油來養護自己的身心。 

1.不傷陽氣: 

《素問.四時調神大論》中提及:「冬季應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很多人習慣一大早去運動,但在這個時節,建議日出後再外出行動,中午時若有太陽,可以外出曬曬太陽,讓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芳療運用:可以在白天時將生薑、佛手柑、乳香、黑雲杉精油,調和3-5%塗抹在大椎、肺俞處。若身體感受到寒冷,塗上精油後在用吹風機將頸部和上背吹熱也是很好的驅寒方式。

 

2.不損陰津:

天氣愈來愈冷,陽氣也會減少,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加上天冷也減少水分攝取,所以更易引起瘀血阻滯,進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機率。所以天冷時,水分攝取仍需足夠,不要等口乾後再喝水;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後,都要喝幾口溫水。此時也不要過度運動,出汗太多,避免陽氣耗損,適度運動微微出汗最好。 

 

芳療運用:可使用佛手柑、真正薰衣草、甜馬鬱蘭、黑雲杉精油,調和2-3%,洗澡後可做為身體護膚油塗抹身上。

 

3.去寒就溫: 

寒冷冬天的養生首重,遠離冰冷、寒冷的東西和環境,讓身心處在溫暖的狀況下。記得戴上口罩、帽子及圍巾,並且注意足部保暖,足部則是身體的第二個心臟,又屬於末梢神經,血液較難流到腳,容易有冰冷的狀況,建議睡覺時穿上襪子,或是睡前泡腳,幫助身體暖和,更好入睡。 冬天時,建議多吃黑色食物(黑入腎),如:黑豆、黑芝麻、黑棗等養腎,白天也可吃些辛香料,如:蔥薑蒜、肉豆蔻、咖哩、肉桂等,幫助血管擴張,不僅能改善手腳冰冷,也能緩解天冷過敏的狀況。 

 

芳療運用:黑胡椒、生薑、玫瑰天竺葵、岩蘭草精油,調和3-5%塗抹在足部,並搭配溫熱水泡腳暖身也暖腎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