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芳香養生在生活

所謂「小」,微也、「暑」則為炎熱之意,因此俗話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從小暑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從夏至以來累積的熱氣,被土地儲存後,在「小暑」開始慢慢釋放出來。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小暑、大暑到立秋就是俗稱的三伏天,三伏天是農曆用來表達一年之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也最盛的一段時間,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所以在這段時間也是調理身體的好時機。

 

█解熱養心

小暑後氣溫逐漸升高,人體的血液會集中在體表,心臟無法負荷、心血管不夠力就無法散掉,暑熱也會使得腸胃道的血液供給減少,因此讓人食慾下降,也會讓身體感受到身體疲倦,缺乏元氣;要注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與保持平和的心情,飲食方面,可多吃蓮子、百合、紅棗等補養心肺的食物,夏天宜多動少靜有益於心,但要注意適時補充水分以及避免汗出過多。

 

芳療應用:可用 甜橙、黑雲杉、真正薰衣草,調和成3-5%的濃度後,逆推心經、心包經對應處,並搭配按壓湧泉穴。

 

祛濕顧脾胃

夏季吃太多冰品,或頻繁進出冷氣房忽冷忽熱,身體如果反應不過來,容易導致排汗功能難以調節,身體濕氣累積,而帶來頭痛、沈重倦怠、腸胃不適等。建議多補充水分、多運動,或食用排濕氣食物,飲食原則與整個夏季相近,以清淡為主、多瓜果蔬菜,尤其是絲瓜、櫛瓜和冬瓜等瓜類食物,有利於消暑及補充水分。

 

芳療應用:可用 薄荷、廣藿香、葡萄柚精油,調和成3-5%的濃度後,塗抹在脾胃、膀胱經對應處,並搭配按壓小海穴及足三里穴。

 

█養陽迎「三伏」

中醫養生原則認為「春夏要養陽」,冬天常引發的慢性病,例如氣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反覆感冒等疾病,必須利用旺盛的陽氣調養,因此三伏天就是調整體質、增強陽氣的關鍵時刻,建議可以透過中醫評估個人體質,在決定是否適合執行三伏療程。

 

芳療應用:可用 黑胡椒、澳洲尤加利、生薑精油,調和成3-5%的濃度後,塗抹在大椎穴和肺俞對應處並可熱敷或用吹風機吹熱。